記事|Write

【成家】米蘭買屋經驗談 (上)

在米蘭買房子,跟在台北買房子沒有甚麼不同,要知道自己的預算,要知道想要住的區域,然後接下來就是找自己喜歡的房子。

我跟花生醬的第一次購屋經驗中,學習到很多細節,就在這裡一一分享。

決定居住的區域
每個人購屋的第一步驟都不太一樣,而我們的首要條件,便是居住的區域。從 2007 年搬到這個離地鐵站很近的公寓開始,我們就漸漸地喜歡上這一帶,離地鐵站只要三分鐘路程,而最近的超市也是走路不到五分鐘的距離,平常不想開伙的話,也很快地可以在附近找到有口碑的餐廳等等,可說生活機能也非常完整。因此在考慮購屋的階段,我們很快地鎖定了目前居住的這一區,也在第二環狀線内。

在米蘭市區,每平方公尺的售價會依照地區的不同而略有差別。簡單地來說,以大教堂為市中心,第一環狀線內的房子最貴,第二環狀線內的房子,最便宜的一平方公尺也要大約四到五千歐元,越往外圍的房子價格就越平易近人,但整體的居住環境就越不那麼討人喜歡。一般義大利人在米蘭買屋,要嘛就考慮在第二環狀線以內,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,要嘛就搬往米蘭近郊找獨棟透天厝,與綠地為鄰;至於中間地帶,經常變成比較不討好的外來移民區,夜間治安也有待商榷。

決定購買房屋的大小預算
其實我們是先決定房屋的大小,再決定預算。不是因為我們很有錢,可以買屋不眨眼,而是因為一開始,我們對房價實在沒有概念,但我們知道適合兩人居住的空間應該要多大,因此我們簡單地列出了一房一廳的條件;預算方面,花生醬以我們目前支付的房租為標準,計算過可能貸款的金額之後,略略訂出一個大概的數字。

只是在米蘭,一房一廳沒有平方公尺的標準,在看屋初期,找到從 45 平方公尺到 80 平方公尺不等、一樣在預算内的一房一廳,真的很眼花撩亂。實際看幾間不同大小的房子之後,我們更了解賣方、仲介對於房屋平方公尺數的定義,也修正了買屋的需求與購屋的預算。

在台灣買屋的時候,會要考慮公設的百分比;在米蘭,則要考慮商業平數 (metri quadri commerciali) 與實際平數 (metri quadri calpestabili) 的差別。商業平數包括地下室、陽台的空間等,實際平數則是房屋內可以走動的空間;但實際平數只是數字,真正可以居住的空間,會因為室內設計的不同,而產生一些差異。例如我們租屋號稱 70 商業平米,扣掉小小的陽台跟從來沒用過的地下室,大概也有 60-62 平米左右,但因舊式的米蘭設計是將房子以走道隔開,感覺反而很小。反觀新屋,商業平米數與租屋差不多,實際室內平米可能還比租屋略小,但開放式廚房,讓一進門的空間變得很寬敞,感覺就好很多。

買中古屋?還是新屋?
我們首先鎖定的,是重新整修過、帶有部份傢俱的中古屋,但不排斥購買新屋的可能。在我們選定的區域內,一般的中古屋可能都有點年紀,如同前面說的,空間安排上也需要重新考慮;但整修過的房子,自然在售價上也比較高,即使如此,我們考慮到整修是耗時耗金的大工程,因此能免則免。我們也將預售的新屋排除在外,畢竟看到成屋還是比較安心一點,但傢俱的費用也需要被考慮到預算内。

(待續)

You Might Also Like